/ 最少贈送308積分
優惠活動: | 買二贈二 | ||||
專屬服務: | 免費赴美邀請函 全程專業旅遊用車 500萬商業車險 免費接送機(不包括郵輪行程) 專業中英文導遊 免費紐約半日遊 | ||||
出發地: | 紐約 | 結束地: | 紐約/波士頓 | 行程天數: | 7天 |
出團時間: |
|
||||
行程概要: | |||||
行程特色: |
|
標準價格
假日價格
單人一房價格是指一個人單獨享有一個飯店標準間的價格;
二人一房、三人一房、四人一房是指二人、三人或四人共同享用一個房間,每人所需支付的費用;
兒童滿兩週歲(含兩週歲)就必須佔座,兩週歲以下兒童可以成人懷抱,如沒有佔座的兒童則無需支付服務費。
車上的搭乘人數有限制規定 ,如果超出限制範圍, 司機不能開車,嬰兒同樣記為一個人。客人報團 / 參團前需預先溝通,檢視免費嬰兒座位是否能落實。
伊利諾伊州(芝加哥團)除外,該州法律規定嬰兒務必使用汽車座椅,不能成人懷抱,如攜帶嬰兒參團,請自備嬰兒汽車座椅。
同一房間至多入住不超過4人 (包括小孩或嬰兒);
房間以兩張床為主,第三、第四人入住1間房,若需加床,請向飯店服務檯諮詢,費用自理,走四方不保證加床成功;
逢美國長週末或國定假日(例如:紀念日,獨立日,勞工節等),價格會有浮動,詳見節日價格,敬請理解。
所有門票須團上支付,不能自帶門票或使用City Pass,敬請諒解。
請您仔細閱讀線路“費用不包括”內容,必付/自選項目(每位團友必須支付/自選支付),請在參團時直接現付導遊請確認攜帶有效旅行證件(護照/簽證)。
提供$500萬商業車險。
6晚飯店住宿, 所有飯店提供標準間, 雙人床;
豪華空調巴士免費機場(EWR. JFK. LGA)接送(8:30am-10:00pm);
最具經驗的專職雙語導遊和超過10年駕駛經驗的車長;
稅金。
1. 我們建議您在收到確認電子旅遊票後再預訂您的機票,在訂購完機票後請回到本網站www.usitrip.com“我的走四方”裡面補填機票資訊以便導遊接機。請您在預定時務必提供準確、完整的資訊,包括姓名、性別、有效的證件(如護照、簽證等),有效的聯絡方式(最好是手機,如有問題,方便通知)、準確的航班資訊或參團地點等,以免產生預定錯誤,影響出行。如因您提供錯誤資訊而造成損失,由您自行承擔。
2. 按出發日不同,行程次序可能前後稍作調整。
3. 出發前請詳細檢查您的行李及確定旅行證件齊全。
4. 妥善保管個人旅行證件、護照、機票、信用卡及現金,貴重物品請隨身攜帶,切勿留置車內或委託他人看管。
5. 尊重導遊及每位團員權益,當導遊介紹、解說時,請仔細聆聽並保持安靜,勿干擾人。
6. 若出現飛機晚點或誤點,請及時通知接機人員,但責任自負。
7. 在極少數情況下,由裝置及交通工具損壞、罷工、疾病、偷竊、意外事故、天氣或參團人數不夠等原因造成的行程改變、延遲或取消,地接公司保留解釋權。
8. 請您72小時前, 自行做回程機位之確認, 祝您旅途愉快!
9. 為了公平原則,旅途中巴士座位每日輪換,請與領隊導遊合作避免無謂的紛爭。
10. 團體需一起活動,途中若要離隊需徵得導遊同意以免發生意外。
11. 夜間或自由活動時間若需自行外出,請告知導遊或團友,並應特別注意安全。
12. 藥物:胃腸藥、感冒藥、暈車藥、私人習慣性藥物。
13. 新年、國慶日、勞動節或其他長週末假期, 團費會有適當的調整, 請在訂團前先確認價錢。
14. 黃石公園、加拿大及尼加拉瀑布地區全年氣溫較低,請攜帶足夠禦寒衣物。
15. 為了所有旅客的權益旅遊團準點出發,請提前10 分鐘到達上車地點,過期不侯,責任請自負。
16. 強烈建議客人自行購買旅遊保險,具體資訊可參考:www.usitrip.com/insurance.html
17.18歲以下未成年人或兒童必須由成人陪伴參團。單獨旅行的未成年人或兒童不能參加。參團兒童的監護人必須提供監護證明或者提供父母授權的參團同意書。若陪伴兒童的成人既不是兒童父母也不是兒童監護人,需要從兒童父母或監護人那裡獲取同意書,同意陪同兒童過境。同意書中需註明父母或監護人的姓名及聯絡方式。
18. 行程中眾多旅遊景點需要參團人具備基本的健康條件。殘疾人士報名參團前請提前聯絡旅行社獲取相關政策資訊。若沒有及時通知,我司不能保證為客人提供輪椅升降巴士或安排合適的座位。
19. 客人需自備入境或旅行途中跨境時所需要的相關證件和材料,能否出入境以各國海關的決定為準,無法入境屬不可抗力因素,已付團費不能退還。
20. 八歲以下兒童參團需乘坐安全座椅,旅行社提供租借服務(租金請諮詢走四方客服),請務必在預定行程時提前備註告知,以便我們提前準備,如因客人未提前告知所造成的違規和罰金由客人自行承擔,敬請理解。出行當日安排大巴出行無需安全座椅,費用可退還客人。
21. 歐洲團注意事項: 歐洲飯店多為兩張單人房的房型,每個房間可合法住宿2人,包括成人和兒童。同房第三人為不足6歲、身高不足1.2米的兒童時,部分飯店可申請入住一間房(不佔床)。三人房飯店房源緊張,如需預定請提前諮詢和下單,先到先得。飯店一般會安排一張雙人大床房型加一張折迭床,或者安排三張單人床房型。另外每個飯店都有不同的收取押金的方式,需要參團客人根據不同規定給予配合。旅行社保證客人的用房數量,但不保障具體房間類型和所處位置。飯店的入住時間通常在15:00以後。
諮詢前請先搜尋,方便又快捷:
第1天:原居地(Hometown) - 紐約(New York City)
法拉盛(Flushing)是美國紐約皇后區境內的一個區域,近年來逐漸成為亞洲裔移民特別是來自臺灣、韓國、中國大陸等地的移民聚居的地方,並發展出具有濃厚東亞風味的商圈。著名的景點有:法拉盛草原可樂娜公園、法拉盛灣的遊艇碼頭、皇后區植物園、法拉盛華裔商業區的羅斯福大道等等。
紐約(New York City) 位於紐約州東南部,是美國最大的港口城市,也是美國人口最多的城市。紐約是一座世界級城市,直接影響著全球的經濟、金融、媒體、政治、教育、娛樂與時尚界,其中聯合國總部也位於該市,因此紐約也被公認為世界之都。
這裡很多非常著名的景點,例如:自由女神像、帝國大廈、華爾街、大都會博物館等等。每年聖誕期間,紐約都會迎來旅遊的最高峰,也是紐約最熱鬧的時期,你若是想一睹聖誕的風采,感受濃重的聖誕氛圍,就千萬不要錯過這個時期哦!
當你踏上曼哈頓唐人街的土地,就彷彿進入了時光隧道,你會懷疑自己是不是回到了90年代的中國,在地球另一端居然有這樣一個地方,這裡的人不說英語,取而代之的是親切的普通話,或者粵語、福建話等各地方言。開啟收音機你會收到中文廣播,開啟電視機你看到的是中文節目。這裡有中國各地的傳統美食,空氣中瀰漫著食物的香氣,熟悉的美味讓你舟車勞頓的胃得到慰藉。然而如果你?起頭向遠處眺望,目光之所及便是曼哈頓商業區的高樓大廈,才會讓人意識到自己還在美國。
從1848年美國西海岸出現了第一批中國移民,中國移民隊伍不斷壯大,在1880年美國經濟危機時誕生的《排華法案》作用下,西部的移民被驅趕到東部,1890年在紐約產生了最早的唐人街。如今紐約的唐人街已經頗具規模,並且具有一定的影響力。可以說,紐約唐人街的變遷就是一部海外華人發展壯大的歷史,來到紐約的遊客,不管是哪個國家的人,都會懷著好奇的心態來唐人街逛一逛,自然也少不了品嚐地道的中國美食。
春天的哈德遜河很美,對於紐約人來說,她就像母親的臂彎,環抱著紐約城。哈德遜河不僅是紐約的經濟命脈,是紐約的母親河,也是無數紐約人生命中一道抹不去的痕跡,她承載了太多紐約人的記憶。
哈德遜河長約507公里,自北向南流經紐約州東北部,其下游為紐約州和新澤西州的邊界。哈德遜河水面寬闊,兩岸美景無限,購物、餐飲熱鬧非凡,可以騎車賞花,散步或閱讀。河畔還建有格蘭特將軍國家紀念堂、河畔教堂,為這裡增添了一分嚴肅。
胡適就讀於哥倫比亞大學時,哈德遜河(舊時譯作“赫貞河”)之景常令他文思泉湧。“這江上曾有我的詩,我的夢,我的工作,我的愛。毀滅了的似綠水長流,留住了的似青山還在。”胡適的詩大致也反映了大多在紐約生活過的人的心情,每個人心中都有一條屬於自己的哈德遜河,每個人的哈德遜河上都有屬於自己的記憶。
第2天:紐約(New York)-大西洋賭城(Atlantic City)-紐約(New York)(賭場條例規定,限21歲以上)
美國有兩大賭城,拉斯維加斯和大西洋城,一東一西,各據一方。大西洋城位於美國新澤西州,距離費城約1小時車程,東臨大西洋,氣候溫和,景色秀麗,有一望無際的沙灘和10公里長的木棧道。最初的大西洋城是個小漁村,但因其溫和的天氣、便利的交通,這裡成了有名的集會地點,美國小姐選美活動的主辦場地。隨著越來越多的人前來旅遊,全州公民投票決定在這裡開辦賭場,於是有了今天的樣子。
大西洋城的沙灘與其他海灘聖地相比不是那麼擁擠,很適合輕輕鬆鬆地享受水天一色。然而來到大西洋城怎麼能只在沙灘上度過,作為美國僅次於拉斯維加斯的第二大賭城,當你漫步濱海大道,便能看到數十家大型賭場在沿海之濱一字排開,金碧輝煌。當夕陽西下,華燈初起,每家賭場使出渾身解數招徠賓客,爭奇鬥豔。走進賭場,各種牌桌和角子機前座無虛席,讓人眼花繚亂。賭客們有的小賭怡情,有的一擲千金,大西洋城用自己的方式為每一位來這裡的遊客帶來刺激的體驗。同時,因為這裡是賭城,因一個“賭”字應運而生的吃、喝、玩、樂一系列活動一應俱全,很多賭場為了吸引顧客前來不惜打出讓人目瞪口呆的低廉住宿價格,還有同樣物美價廉的自助餐,盡其所能地讓您的賭場之旅不留一絲遺憾。
洛克菲勒中心位於紐約曼哈頓中城,始於第五大道,東西方向和南北方向各佔3個街區,是一個包含19棟商業樓的建築群。每座大樓底層相通,中心包含辦公樓、服裝店、銀行、郵局、飯店等等,甚至還有地鐵連線,佔地22英畝,是一座名副其實的城中城。
自洛克菲勒財團投資,1931年開工,近十年間的工程並不能算順利。開工後的第二年便遭遇百年一遇的經濟大蕭條,合作方撤資等一系列重創。然而小洛克菲勒卻本著為更多的人提供工作、重振美國人信心這一原則,用自己一人的資金把這個工程堅持了下來,並且絲毫沒有降低標準,不只每棟建築都經過建築設計師的精心設計,更是巧妙地利用大樓的大廳、廣場、樓梯間、樓間空隙等設計成行人休息區、消費區。這種空間概念引起後來人們對市民空間的重視,在建築史上也是畫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1987年,洛克菲勒中心被美國政府認定為國家歷史地標。
在洛克菲勒中心的GE大廈頂部,是著名的“巨石之巔”觀景平臺,在這裡,曼哈頓全城風光盡收眼底。每年隨著聖誕節的腳步臨近,全紐約最美最大的聖誕樹就會坐落在這裡,張燈結綵。這棵樹往往是專人走遍全美挑選出來的,既要高大挺拔又要茂盛勻稱。每年的聖誕樹點燈儀式是洛克菲勒中心最大的盛事之一,明星表演、萬人倒數計時,場面相當壯觀。
時代廣場也叫時報廣場,Times Square這個名字起初是因為《紐約時報》(New York Times)將總部設在這裡。因此譯作“時報廣場”似乎更為準確。但多年以來,時代廣場這個名字已經在人們心中形成了根深蒂固的印象,所以大致也將錯就錯了。
時代廣場位於紐約曼哈頓西42街與百老匯大道交匯處的一塊街區,被稱作“世界的十字路口“。自20世紀初起,時代廣場就是藝術文化聚集地,彙集著各種劇院、音樂廳和高檔飯店。那時的時代廣場被人戲稱為“嫩牛裡脊”,是曼哈頓人人都想要“啃一口”的寶地。直到1930年大蕭條時期,時代廣場發生了很大的轉變,一度成為紐約市危險與腐敗的象徵。而今天,時代廣場恢復了往日的輝煌,迅速崛起,百老匯劇院,巨型熒屏,霓虹交錯,500強公司雲集,已經成為了紐約的象徵,也是來紐約不得不看的一個地方。
時代廣場每年的感恩節大遊行已經有了近90年曆史,海綿寶寶、皮卡丘、史努比陪伴著一代又一代的美國人成長。而每年的除夕夜跨年活動更是讓時代廣場馳名的盛典,100多年來的每個除夕夜,幾十萬來自世界各地的人集合在此,把相鄰十幾個街區都堵得水洩不通,觀看大水晶球降落儀式,意味著向過去一年告別以及新一年的良好開端。但即使如此擁擠,一生中哪怕只有這樣一次在紐約時代廣場跨年的經歷,與幾十萬民眾共度不眠之夜,也是寶貴的人生故事。
第3天:紐約市觀光(New York)
紐約曼哈頓的高樓大廈林立,但最醒目的還是帝國大廈。“帝國之州”是紐約州的別名,因此帝國大廈也成了紐約的標誌。跟金門大橋一樣,帝國大廈被美國土木工程師學會評為現代世界七大工程奇蹟之一,也被評為美國國家歷史地標。
帝國大廈共102層,自建成以來雄踞世界最高建築的寶座長達40年,直到1971年被世貿中心超過。它由Shreeve, Lamb, and Harmon建築公司設計,從1930年動工到1931年5月1日建成,只用了410天,這麼快的速度在世界建築史上也是罕見。1945年,帝國大廈遭遇了一次比較大的事故,一架迷路的轟炸機撞到大廈北部第79層,大樓甚至晃動了幾下,卻沒有倒塌。帝國大廈位於曼哈頓最繁華地區,毗鄰紐約市各大交通樞紐,加上帝國大廈聲名在外,本身就是寸土寸金。但正因如此,很多實力強勁的公司選擇把辦公地點設在這裡,比如美國銀行,LinkedIn,中國人民日報等。
帝國大廈還是影視拍攝的寵兒,在這裡取景的文藝作品數不勝數,其中包括被人熟知的《金剛》《西雅圖不眠夜》《緋聞女孩》等。遊客登上大廈之後可以看到這些作品的海報,還有曾來過這裡的名人牆。在86層和102層各有一個觀景臺,不論是看夕陽、看夜景,還是想要體驗電影中的場景,或者只是想散散心,帝國大廈都不會讓你失望。帝國大廈在晚上大多打的是白色的燈光,但如果有節日或者特殊活動或事件,就會變色。比如2008年總統大選,帝國大廈就用藍色來恭喜獲勝的奧巴馬;萬聖節燈光會變成橘色、白色和黑色的組合;最近幾年它還會用紅色和黃色的燈光來慶祝中國春節。
華爾街位於紐約市曼哈頓南部,是1792年荷蘭殖民者為抵禦英軍侵犯而建築的一道土牆,從百老匯大道向東一路延伸到東河旁,是一條全長不超過一英里的狹窄街道。圍牆後來被拆除,而“牆街(Wall Street)”這個名字沿用至今。
今天的華爾街已不再只是當初一條街那麼簡單。作為全球金融中心,華爾街上每天交易著約佔世界一半的資本,是世界頂尖金融界精英的聚集地,也是金融業的象徵。在這裡你會看到一種極其繁忙的工作節奏,在這裡的人為了自己理想中的生活焦頭爛額,而更多的人則是為了有一天能坐在華爾街的辦公樓裡而拼盡全力。遊客大多也是懷著對世界金融中心的一份好奇,或是期許前來的。華爾街旁的聯邦大廳和三一教堂也許並不是存在於每個人的行程規劃裡,紐約證券交易所現在也不向公眾開放了,只能在門口拍拍照。但象徵牛市的華爾街銅牛前永遠是人頭攢動,儼然成了華爾街的標誌。
看過電影《海上鋼琴師》的人一定對這一句臺詞記憶猶新:“每一次前往美國的旅途中,總會有這麼一個人,第一眼發現自由女神像,然後大喊一聲‘America!’”
自由女神雕像的建成離不開三個名字,第一個就是自由女神的設計師,法國雕塑家巴托爾迪,因為這一浩大工程的卓越功績,他被選為紐約榮譽市民和法國榮譽勳團指揮級團員;第二個名字是巴黎鐵塔的設計師古斯塔夫·埃菲爾,他為自由女神像設計了一座四腳直立的鐵塔型內撐結構,使得自由女神像牢牢佇立海邊,不畏懼強勁海風;而另一個名字是擁有紐約《世界報》的普利策,在資金短缺、整個工程面臨停頓的危急關頭,他通過《世界報》的影響力,發動了一場聲勢浩大的為建築自由女神像基座的募捐活動,短時間內籌集到足夠資金使得雕像的安裝得以順利進行。
自由女神器宇軒昂,神態剛毅,頭戴冠冕,端莊而不可侵犯。右手高舉象徵自由的火炬,左手捧著一本封面刻有“July IV MDCCLXXVI”(July 4, 1776)的《獨立宣言》,腳上殘留著被掙斷了的鎖鏈,象徵暴政統治已被推翻。
自建成以來,自由女神代表的是美國至高的自由精神。這座象徵自由的塑像由法國人民捐款,作為法國人民送給美國人民慶祝美國獨立100週年的禮物,自由女神已經成了美國的象徵,她高舉的手臂彷彿在迎接來自世界各地的人們,正如她另一個名字“自由照耀世界(Liberty Enlightening the World)”。
紐約大都會博物館與英國大英博物館、法國盧浮宮博物館、俄羅斯艾爾米塔什博物館齊名,被稱為世界四大藝術殿堂。
大都會博物館佔地八公頃,高大氣派的建築,背靠紐約中央公園,與紅花綠葉交相輝映,構成一道獨特風景。在這棟建築裡穿梭,你會發現自己從古埃及的丹鐸神廟走走就到了文藝復興時期的歐洲雕塑群,接著又被英國皇家騎士戰甲緊緊包圍。館藏330餘萬件來自歐洲、亞洲、非洲、美洲前哥倫布時期和新幾內亞等各地的藝術珍品,囊括古今各個歷史時期的建築、雕塑、繪畫、照片、瓷器、紡織品、金屬製品、圖書、房屋、武器、樂器等等。博物館展覽大樓分為美國、非洲、大洋洲和美洲藝術、武器和鎧甲、服裝、埃及藝術、歐洲雕塑和裝飾藝術、希臘和羅馬藝術、中世紀藝術、現代和當代藝術、羅伯特·萊曼收藏、古代近東藝術、阿拉伯、土耳其、伊朗、中亞、後南亞藝術、亞洲藝術、素描和版畫、1250-1800年歐洲油畫、19-20世紀歐洲油畫及雕塑、樂器、照片等展廳。
紐伯瑞兒童文學獎作品《天使雕像》中兩個娃娃離家出走後就是選擇住在大都會博物館裡,困了就睡在女王的床上,洗澡就在館內的噴泉裡沖涼。這是個充滿童真的故事,但對於每個人來說,博物館都有著不同的意義。從德加的世界名畫《舞蹈教室》到奈及利亞貝南帝國的象牙面具,再到中國龍門石窟壁畫,大都會博物館就這樣把一部磅?的世界史詩呈現在人們面前,讓我們在其中尋找自己的答案。有的人會好奇每件藏品背後的歷史故事,有的人看到的是每件藏品的價值,有的人更重視精緻做工和藝術造詣。但不變的是,博物館會讓每個人都獲益匪淺,這便是博物館存在的價值。
杜莎夫人蠟像館起源於英國倫敦,是世界最高水平的蠟像館之一,其歷史可以追溯到1770年的巴黎,童年的杜莎夫人跟隨一名醫生學習蠟像製作技術,技藝精湛的她在法國大革命期間正是因為被斬首的王室成員製作人頭蠟像而倖免於難。成年的杜莎夫人帶著她的作品遊遍大不列顛和愛爾蘭,並在倫敦建立了第一個永久性蠟像館。直到今天,大家還可以在倫敦的杜莎夫人蠟像館看到杜莎夫人親手製作的蠟像。
200多年以來,杜莎夫人蠟像館經久不衰。在美國就有6家各具當地特色的分館。紐約分館為您呈現紐約精神,自由女神、紐交所、百老匯,還有9.11事件歷史重現,不需走出時代廣場,便可縱覽紐約全貌;好萊塢分館呈現的是電影的發展史,從《蒂凡尼的早餐》到《阿甘正傳》再到《E.T.》,一個個片場激發您的表演慾;華盛頓特區分館極具政治特色,想象一下被44位美國總統環繞,或者與馬丁·路德·金並肩的感覺,註定是一次很有教育意義的旅行。杜莎夫人蠟像館在拉斯維加斯、奧蘭多、舊金山都有分館。
時代廣場也叫時報廣場,Times Square這個名字起初是因為《紐約時報》(New York Times)將總部設在這裡。因此譯作“時報廣場”似乎更為準確。但多年以來,時代廣場這個名字已經在人們心中形成了根深蒂固的印象,所以大致也將錯就錯了。
時代廣場位於紐約曼哈頓西42街與百老匯大道交匯處的一塊街區,被稱作“世界的十字路口“。自20世紀初起,時代廣場就是藝術文化聚集地,彙集著各種劇院、音樂廳和高檔飯店。那時的時代廣場被人戲稱為“嫩牛裡脊”,是曼哈頓人人都想要“啃一口”的寶地。直到1930年大蕭條時期,時代廣場發生了很大的轉變,一度成為紐約市危險與腐敗的象徵。而今天,時代廣場恢復了往日的輝煌,迅速崛起,百老匯劇院,巨型熒屏,霓虹交錯,500強公司雲集,已經成為了紐約的象徵,也是來紐約不得不看的一個地方。
時代廣場每年的感恩節大遊行已經有了近90年曆史,海綿寶寶、皮卡丘、史努比陪伴著一代又一代的美國人成長。而每年的除夕夜跨年活動更是讓時代廣場馳名的盛典,100多年來的每個除夕夜,幾十萬來自世界各地的人集合在此,把相鄰十幾個街區都堵得水洩不通,觀看大水晶球降落儀式,意味著向過去一年告別以及新一年的良好開端。但即使如此擁擠,一生中哪怕只有這樣一次在紐約時代廣場跨年的經歷,與幾十萬民眾共度不眠之夜,也是寶貴的人生故事。
第4天:費城(Philadelphia)-華盛頓 (Washington)
賓夕法尼亞州議會大廈之鐘,現在被稱為自由鍾,曾響徹議獨立宮塔樓。自由鍾蘊藏著一個歷久彌新的句子:“向世界所有的人們宣告自由。”
自由鍾重量900多公斤,由多種金屬混合鑄成。在1751年,賓州州議會從英國訂購,但由於製作問題,運到費城第一次試敲就裂開了。後由兩位當地工人John Pass和John Stow回爐重新鑄造,所以我們今天看到鐘身上刻有Pass and Stow的字樣。然而這次重鑄也 只堅持了幾十年而已,裂紋不斷出現,最終在1846年紀念華盛頓生日的敲鐘儀式上,自由鍾出現了無法修復的嚴重裂紋,這也是自由鍾最後一次被敲響。
自由鍾是美國精神的象徵,是美國人的驕傲。它曾為第一次宣讀《獨立宣言》而響,為合眾國憲法通過而響,為華盛頓的逝世而響,它的鐘聲記錄了美國曆史發展的眾多里程碑。馬丁·路德·金著名的《我有一個夢想》演講中,用一連串氣勢磅?的排比句反覆高喊,讓自由鐘的鐘聲響起。儘管今天的自由鍾已不再響起,它已然向世界昭示了美國是如何走向獨立與強大。
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博物館位於華盛頓的國家廣場,自1976年7月開放以來,每年參觀者都超過800萬人次,是世界上航空航天領域展品最豐富的博物館,也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飛行博物館。
博物館的24個展廳佔地18,000平方米,展品從尖端技術的飛機、火箭導彈、推進器到飛行員、宇航員的穿戴裝置、功勳章,這裡還收藏著眾多航空航天領域的明星展品,比如萊特兄弟的飛機以及阿波羅11號返回艙,世界上第一顆人造衛星,還有可以讓遊客觸控的月球岩石標本等等。同時,博物館的IMAX和3D影院也是不容錯過,強烈的感官刺激加上非凡的視聽效果,讓人從各個角度瞭解飛機、太空,當然也對我們生活的地球有了更深入的瞭解。
在探索浩瀚太空的方面,美國毋庸置疑走在了其他國家之前,在這個博物館就能讓人深深認識到美國研究者的探索精神。航空航天博物館不僅是一個開放的博物館,一個少年兒童教育基地,還是美國很重要的一個研究中心。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在這裡積累著太多的“一小步”,卻將人類航天航空史往前推進了數以光年計的距離。
美國國會大廈坐落於華盛頓特區國會山的頂部,是美國國會的辦公機構。它佔據全市最高的地勢,又是華盛頓最氣派的建築。國會大廈對於美國人而言是民有、民治、民享政權的最高象徵,這座白色大圓頂的政府大樓也成為影視作品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建築之一。
國會大廈圓頂尖端有一尊自由女神像,圓頂之內是一個能容納2000-3000人的金碧輝煌的大廳,大廳內陳列著大量重要人物的雕像,牆壁和天花板上的油畫記載著美國曆史上發生過的重大事件,無論從裡面看還是從外面看上去,高高聳立的穹頂都有如宮殿般氣勢恢巨集,也難怪很多人都會把國會大廈和白宮弄混,因為跟白宮比起來,國會大廈似乎更符合人們對平常“宮”的理解。
1814年,華盛頓一度被入侵的英軍佔領,國會大廈和白宮險些被一把火燒成廢墟,幸好一場雨及時熄滅火焰,但這兩座建築依然損失慘重,重建工程持續了幾年時間。國會大廈的南北兩翼分別是眾議院和參議院的會議大廳,東階通常是舉行總統就職儀式的地方,大多數總統的就職儀式都是在這裡舉行,而里根總統和克林頓總統的就職儀式都是在西階舉行的。9·11之前,國會大廈向遊人免費開放,遊人甚至可以旁聽參眾兩議院的會議。恐怖襲擊發生後,國會大廈很長一段時間都不再面向遊客開放。但現在隨著國會大廈的訪客中心落成,遊客可以免費進行由工作人員引導的參觀。
白宮是美國總統的居所和辦公室,位於華盛頓特區,由喬治·華盛頓總統親自協助選址,愛爾蘭建築師詹姆斯·霍本主持工程,耗時8年,於1800年建成。華盛頓總統要求建築要“寬敞、堅固、典雅”,但絕不能豪華,也無需高大,因為這裡住的是國家公僕。值得惋惜的是, 1799年12月14日,華盛頓總統溘然離世,未能正式入住,也成為了史上唯一一位沒在白宮辦公的總統。
白宮佔地7.3萬多平方米,位於華盛頓紀念碑正北方,分為主樓、東翼和西翼三部分,主樓是總統的主要辦公地點,內部設有外交接待大廳、圖書室、地圖室、收藏室、管理人員辦公室等。它的外牆為白色砂岩,因而得名“白宮”。200多年以來共有40多位總統在這裡辦公與生活,每個主人出身不同,各自有自己的愛好,每個人以自己的品位對每個房間進行裝潢。因為其歷史意義,白宮成為了美國政府的代名詞。但同時總統的家庭又與任何普通家庭一樣,他們在這裡體驗為人伴侶、為人父母的酸甜苦辣。就這樣,兩個世紀以來,白宮見證過新生命的誕生、婚禮、天倫之樂、頂級藝術薰陶,也曾直面火燒重建、疾病、死亡、意外…… 白宮卻一直以積極的姿態和嶄新的面貌迎接到來的主人及其客人們。
二十世紀之前,白宮是完全面向公眾開放的,美國第三任總統傑斐遜經常走出辦公室,與素不相識的民眾握手寒暄;林肯總統也曾在一次晚會與6000人握手。而如今白宮取消了這一政策,只有8個房間允許遊客參觀,需要提前很久預約,參觀過程中也有很多限制。但即使這樣也不妨礙來自世界各地的人們都想要前來一睹白宮風采。
拿出一枚一美分的硬幣,正面是亞伯拉罕·林肯的側面像,背面就是林肯紀念堂,仔細觀察你會發現紀念堂裡的林肯坐像隱約可見。由此可見林肯在美國人心中的形象是偉大而神聖的,他為國家樹立了一個道德標誌,領導美國廢除了奴隸制,維護了聯邦的完整,推動了經濟的現代化,毋庸置疑是美國曆史上最偉大的總統之一。
林肯紀念堂是為紀念林肯總統而設立的紀念堂,位於華盛頓特區國家廣場西側,是一座用大理石建成的古希臘巴特農神廟式建築,整座建築呈長方形,由36根白色大理石圓柱環繞,象徵林肯任職時擁有的36個州,每個圓柱上刻有這些州的州名。紀念堂前的倒映池與華盛頓紀念碑交相輝映,1963年,馬丁·路德·金就在這裡發表了著名演說《我有一個夢想》。《阿甘正傳》裡阿甘和珍妮在越戰後重逢的經典鏡頭也是在這裡取景。
大理石雕刻的林肯雕像放置於紀念館正中央,雕像中的林肯正襟危坐,神情肅穆。雕像上方刻著“林肯將永垂不朽,永存人民心中”,館內牆壁也鐫刻著林肯生前幾個重要演講的演說詞,堂內陳列著關於林肯的展品。平日的林肯紀念堂門前,倒映池畔,聚集著野鴨、海鷗,與遊人嬉戲,這對林肯奮鬥一生的信念想必也是種慰藉。
朝鮮戰爭紀念園區的全名叫“朝鮮戰爭退役老兵紀念園區” (Korean War Veterans Memorial),很多地方說它是為了紀念在朝鮮戰爭中犧牲的軍人們,但準確地說它是為了紀念所有曾參加朝鮮戰爭的士兵們。 走進園區首先看到的是有19個美國軍人雕像的雕塑群,分散在一片開闊的草地上,他們頭戴鋼盔,表情堅毅,持槍前行,秋季他們彷彿在落葉中前進,冬季身上會落滿白雪,真實還原戰場上的緊張氣氛。旁邊的黑色花崗岩紀念牆上若隱若現的是許多士兵的面部,每張臉都取材於軍隊的戰地照片,真實得讓人肅然起敬。盡頭一個直徑9米的紀念池被樹木包圍,銘刻著戰爭中死亡、受傷、被俘和失蹤的人數。園區內關於戰爭的描述性文字很少,對於這些士兵也只有這樣一句碑文:“我們的國家以它的兒女為榮,它們響應召喚,去保衛一個他們從未見過的國家,去保衛他們素不相識的人民。” 朝鮮戰爭對於我們中國人的意義也是非凡的,對於這場戰爭我們的理解與美國人的理解必然有些出入,但是在今天,在朝鮮戰爭紀念區,是一個很好的機會讓我們能從美軍角度看看這場戰爭,或許會有更全面的認識。
越南戰爭是美國曆史上持續時間最長的戰爭,這場戰爭給美國人民帶來了深遠的影響。一方面戰爭凸顯出美國冷戰策略上的重大失誤,另一方面加劇了美國國內的種族問題和民權問題,給美國人民造成巨大的精神創傷。因此參加越戰的老兵們不但承受了上戰場的壓力,回到美國之後還要承受民眾們異樣的目光。
越戰紀念碑位於美國首都華盛頓,整體呈一個躺倒的V型,兩翼分別指向林肯紀念堂和華盛頓紀念碑。整個建築沉在地平線以下,由黑色大理石築成,中間最深,兩邊逐漸平緩上升。紀念碑的設計師是華裔建築師林瓔,林徽因的侄女,她設計越戰紀念碑的時候還是個耶魯大學21歲的在校生。當委員會選出她的設計作品後,因其亞裔身份而受到質疑。但重組後的評審團又一次在1421件不公開姓名作品中選出了她的設計。紀念碑總是要展示勝利,但這場沒有勝利的戰爭要怎樣紀念?越戰紀念碑沒有一個字介紹戰爭的歷史和政治背景,五萬八千多戰士的姓名以同樣大小的字型按陣亡時間順序刻在石碑上,當你沿斜坡而下,猶如在閱讀一本敘述越戰歷史的書籍。
每一天,都有大量的人從四面八方湧來,低頭尋找自己熟悉的名字,或痛哭流涕,或默默地留下照片、鮮花、紀念品,明知這座碑下並無屍骨,卻也將它作為與死者唯一的聯絡。當一場戰爭沒有以勝利告終,普通士兵的貢獻總是容易被世人遺忘。然而只有正視歷史、正視失敗,才有可能邁出下一步。越戰紀念碑傳達給世人的,似乎就是這樣的一種態度,提醒人們每一個普通人其實都不普通。
第5天:華盛頓(Washington)-康寧玻璃中心(Corning Glass Center)-尼加拉瀑布(Nigara Falls)
康寧(Corning)位於美國紐約州北部,是美國的玻璃之都。雖然它是一個很小的城市,卻別具格調、古色古香,有人把它稱作“美國的景德鎮”。康寧在美國幾乎就是玻璃藝術和技術的代名詞,康寧生產的玻璃製品,就跟景德鎮產的瓷器一樣,是品質的保證。作為全球500強企業,康寧公司對人類的貢獻也非同小可。愛迪生髮明的燈泡就是由康寧公司製作出來的;康寧公司最先大規模製造出電視映象管,才使得電視走近千家萬戶;世界上第一根光纖也正是康寧公司發明並製造出來的。近些年,因為蘋果公司選用了康寧公司的玻璃用在iPhone螢幕上,康寧的名氣越來越大。
康寧玻璃中心就像是一個魔法世界,一進門你就會看到魔幻般炫目的色彩。這裡收藏了距今超過3500年的世界各地各個時期的玻璃製品,囊括古埃及、古羅馬、阿拉伯皇朝直至當代藝術家的作品。在這裡你不但能瞭解玻璃的歷史,還能夠親眼看到工作人員為您演示吹、磨、拉、切、粘等製作工序。您還有機會全程由導師指點,親手製作屬於自己獨一無二的玻璃製品。
“於是我感到,我站的地方和造物者多麼近了,那時候,那副巨集偉的景象,一時之間所給我的印象,同時也就是永永無盡所給我的印象——一瞬的感覺,而又是永久的感覺——是一片和平之感:是心的寧靜,是靈的恬適,是對於死者淡泊安詳的回憶,是對於永久的安息和永久的幸福恢廓的展望,不摻雜一丁點暗淡之情,不摻餘一丁點恐怖之心。”
——查爾斯·狄更斯《美國札記》
尼加拉大瀑布的名字相信大家都不陌生,甚至一提到“大瀑布”三個字,人們就會很自然地想到尼加拉大瀑布。“尼加拉”在印第安語中意為“雷神之水”,因為大瀑布的轟鳴聲就好像是雷神說話的聲音,巨大的落差彷彿出自神明之手,浩瀚的水汽又給這鬼斧神工的自然奇蹟添上一抹神祕色彩。然而它並不是美國獨有,它位於加拿大安大略省和美國紐約州的交界處,是世界三大瀑布之一。
尼加拉瀑布由三個瀑布組成:馬蹄瀑布(又稱加拿大瀑布),美國瀑布和新娘面紗瀑布。有人說只有在加拿大才能一睹所有瀑布的全貌,有人說從美國這邊能夠更近距離感受瀑布的氣魄。因此很難說到底在哪邊看到的瀑布更為壯觀。但不管站在哪裡,大瀑布的磅?都不會減少一分。尼加拉河水聲如千軍萬馬紛至,驟然墜落幾十米,激起數人高的水幕,恍然間似乎要將瀑布都吞掉,讓人不由得感嘆自然力量偉大。也許有人面對瀑布要感嘆人類的渺小,但我們並不是任何時候都有機會讓自己渺小地徜徉在大自然中的,而尼加拉瀑布做到了。
不光很多挑戰者喜歡來尼加拉大瀑布挑戰攀巖、走鋼索,尼加拉瀑布同時也是很多人的結婚、蜜月聖地。就是這樣,勇氣與浪漫並存,也難怪狄更斯愛這地方愛得如此深沉。
第6天:紐約上州(Upstate New York)-波士頓(Boston)
哈佛大學成立於1636年,是全美歷史最悠久的私立學府,坐落於馬薩諸塞州的劍橋市,四季分明,夏季炎熱潮溼, 7月平均氣溫27.7℃;冬季寒冷,多風並且多雪, 1月平均氣溫為2.1℃。
哈佛大學是當今世界最頂尖的高等學府之一,在多個領域擁有崇高的學術地位。哈佛大學的校訓只有一個簡單的拉丁詞語:“Veritas(真理)”,旨在追求真理和發展科學文化教育事業。在世界各報刊及研究機構的排行榜,哈佛大學經常排世界第一,然而哈佛大學相信,真正的精英並不是天才,而是付出更多努力的人。凌晨四點的圖書館坐滿了仍在刻苦的學生,是在哈佛常有的現象。哈佛大學培養出的各界人才遍佈全球,有微軟創始人比爾·蓋茨,Facebook創始人馬克·扎克伯格,還有奧斯卡影后娜塔莉·波特曼。政治方面,不少國內外的領導者均畢業於哈佛,包括美國現任總統奧巴馬在內的8位美國曆任總統。
哈佛大學設有商學院、繼續教育學院、藝術與科學學院、設計研究學院、教育研究學院、肯尼迪政府學院、法學院、T.H.Chan公共衛生學院、口腔醫學院、神學院、工程與應用科學學院、醫學院、拉德克里夫高等研究院。2014年哈佛大學在USNEWS全美大學綜合排名中名列第2,最有價值學校排名第1,商學院全美排名第2,教育學院全美排名第2,法學院全美排名第2,醫學院全美排名第1,生物科學專業全美排名第1,經濟學專業全美排名第1,英語專業全美排名第2,政治科學專業全美排名第1,物理專業全美排名第2,公共健康專業全美排名第2。哈佛大學校園供遊客開放參觀,並且對於有意向入學者免費安排專人講解。
第7天:波士頓(Boston)-家園/紐約(Home)
昆西市場(Quincy Market)是波士頓市中心最有人氣的地方之一,位於法納爾大廳旁邊,是歷史悠久的商業中心。而它又不只是一個單純的商業中心,古典與現代結合的建築風格記載了波士頓港當年的繁榮,美國的移民文化也為其打上了新鮮的烙印。
有人說,到波士頓不去昆西市場,就好像到北京不去王府井一樣。昆西市場幾乎隨著美國獨立就誕生了,每天擠滿了熙熙攘攘的遊客。它是一個集美食、娛樂、購物、歷史於一體的地方,可以說是充滿異國風情的廟會。美國的飲食文化受移民影響頗深,昆西市場聚集各路美食,這裡有高檔的法國餐廳,有喧鬧的酒吧,有風靡全球的亞洲美食,平價的墨西哥美食,也有拜占庭風格的土耳其菜。當然,還有新鮮的波士頓龍蝦,在這裡它可以是尊貴的海中珍饈,也可以是平民式的快餐,這裡的人們會用各種方式來滿足您的味蕾對龍蝦的所有要求,甚至顛覆您對龍蝦的認識。除美食之外,昆西市場還聚集了世界各地的工藝品、紀念品,也有很多具有歷史意義的有關波士頓的小物件等著被帶回家。很多表演藝術家也會在這裡大展身手,值得駐足。